老北京承德天津八日遊--Day3
今天上午參觀頤和園,北京頤和園大門入口。
頤和園建於乾隆十五年,名為「清漪園」,咸豐年間被英法聯軍毀壞,慈禧挪用當時的軍款修復此處,之後改名為頤和園。
頤和園由萬壽山及昆明湖組成,佔地290公頃,建物三千多間, 昆明湖佔園區面積四分之三,湖中築三座島嶼,有三十多座橋梁相通,其中十七孔橋仿盧溝橋而建。
萬壽山上有高達四十一公尺的佛香閣。
玉瀾堂為光緒皇帝在頤和園寢宮。
樂壽堂為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住所。
仁壽殿是當年是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在頤和園接見外賓大使以及處理政事之處。
頤和園長廊,長廊上以中國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故事畫一萬多幅不一樣的圖片。
下午首站是北京首都博物館。
五樓展館中展覽晚清民初年時期,北京街頭所居住的建築及北京文化演變特色,仿製以前的當鋪、藥房、布莊及路邊叫賣的小販等。
北京首都博物館瓷器收藏。
接著參觀北京恭王府。
恭王府原為極其奢華的貪官和珅住宅, 北京清代遺留王府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非此莫屬,這也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建築,佔地一萬七千多坪、建物三十多棟。
乾隆一死嘉慶繼位,立即將和珅定罪賜死,沒收之家產足夠全國十六年免繳稅收,到了咸豐皇帝將此和珅住宅賜給六弟恭親王,所以改稱“恭王府”。
恭王府花園天然觀音送子石像。
恭王府“天下第一福”之康熙的“福”字碑,石刻現以玻璃覆蓋,據說有緣一見此福之人必沾染“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此五福之氣,能將此氣裝入袋中帶回家必有後福。
由恭王府步行到什剎海。
什剎海為南北大運河漕運的重要幹道。
“什剎海”湖邊南北兩側堪稱北京最大的酒吧區,各種風格的餐廳酒肆比鄰而居, 還有小攤販散佈其間,夜晚年輕人的天堂。
再走到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位於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是北京保留完整的歷史風貌老街。
清末民初,北京煙袋斜街以經營旱煙袋、水煙袋等煙具、古玩、書畫、裱畫、文具及小吃、服務業等為主,在清朝王公貴族失勢落沒後,為了生計紛紛把家中古董拿出來變賣,新興的權貴與富商大賈們又喜愛把玩這些古董,使煙袋斜街成為精緻古玩交易地。
雅致古典的大清郵政信櫃。
最後搭三輪車遊胡同,結束了北京快樂的一天。